开云·体育(中国)全站·APP下载

开云网站 Kaiyun开云当上“四川工匠”他从石油工人干起|开云体育
安徽开云全站泵阀有限公司
开云专注精密制造10载以上
专业点胶阀喷嘴,撞针,精密机械零件加工厂家
联系方式
13899999999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

开云网站 Kaiyun开云当上“四川工匠”他从石油工人干起

更新时间  2024-01-31 21:33 阅读

  37年前,有人曾在陈本学简陋的小屋里见过一张颇为奇特的条幅--“不打麻将扑克,少看电视,多读书”。当时,陈本学还是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钻井工。大家不明白,一个钻井工人对自己“约法三章”,意欲如何?

  37年后的2024年,陈本学已经是四川工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西南油气田公司“十大模范榜样”、优秀员等50多项荣誉资格于一身的“金蓝领”。在获得“四川工匠”荣后的陈本学更是发出了“咱们工人有技术才更有力量”的肺腑之言,并迅速响彻西南油气田公司内外。

  直到此时,大家才恍然醒悟,当年他为何要对自己“约法三章”。37年来,“言传身教、重视实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正是这样一个孜孜以求的信念始终激励着、鞭策着他,在创新的道路上不停地探索、登攀。

  “他是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磨溪气田的‘技改达人’、‘管理高手’、‘黄埔教官’。”同事们都这样称呼陈本学。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坚持梦想,不忘初心,有一天,梦想的光芒终会照进现实、照亮人生。

  1986年刚刚参加工作,还是一名钻井工的陈本学坚定“当工人,就是要学技术、钻业务,用技能来改变自己命运”个人信念。多年来,他抱着一颗不甘平庸的心,一头扎进了技术与业务的钻研中,将干事创业的激情投注在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绝活”。

  他是怎样化茧为蝶,由一个普通的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四川工匠的呢?

  有人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当了石油工人后,他深知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可是技改发明需要更多的科学知识作为支撑。为了弥补自身的知识缺陷,他沉浸在书籍和试验中,努力自学。

  一个人的心在哪里,哪里就会有收获。陈本学的心血没有白费。经过多年的磨练,他学会了设备适应性改造,遇到一些复杂难题他常常自己设计、自己改造。

  2017年,雷一1 总站一个并不宽敞的练兵场成了陈本学最初的工作室,角落里堆满了从井站拆卸下来的各种废旧阀门和零部件。

  在长期的油气开采一线工作中,陈本学依靠着出色的技能本领,致力于采气一线巡诊及钻研难题,先后正确分析、判断和解决了“污水罐呼吸管堵塞”、“调压阀结冰”、“增压机空滤器易堵”等生产技术难题500余次,为磨溪气田油气高效开发做出了积极贡献。

  陈本学还带领团队获得了多项国家级专利,包括了“天然气压缩机组空滤装置”、“空呼座架系统”在内的10项实用新型专利与1项发明专利。还获得了企业级成果奖7项,厂处级成果奖18项,其中“一种天然气清管收发球筒牵引及清洁工具”更是获集团公司一线创新成果一等奖,被同事们誉为磨溪气田“技改达人”,累计为企业创造3500万元的经济效益。

  “技能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这是陈本学创立“本学班”的干事创业理念,并作为班组的班训。

  从“本学班”成立开始,陈本学就立下誓言,一定要将班组带出个样儿来,他挑灯夜思,伏案而眠,编写了《天然气管道伴行光纤安全预警及泄漏监测技术规范》等企业级技术标准4项,参与编写《采油气生产现场安全经验分享100例》等教材、撰写《压缩机组常见故障与处理》论文19篇,1篇荣获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一等奖。

  37年来,陈本学所带班组先后荣获中国石油“绿色班组”1次、西南油气田公司“红旗班组”4次、“金牌班组”9次。他坚守的磨溪雷一1总站也安全平稳地运行超过了1万个日夜。

  “空闲的时候,他总是鼓捣着他的‘宝贝’,近乎痴迷,吃住都在井站上,一年365天,回家还不到30天。”陈本学的妻子刘远惠曾这样埋怨他。

  “我不要!”妻子刘远惠这几天腰痛,陈本学忙于工作,连陪着妻子看病的功夫也没有,说到这些,她掉下泪来。

  “我沉浸在属于自己的那个发明创造、技改、教学的世界里,无暇照顾家庭,照顾妻子。作为一个普通女人,她的要求不过分。”陈本学说。

  “世界上总要有一些肯吃亏的人,我的工作能让别人减轻劳动强度,更加安全,我就觉得值了。”他表示。

  2022年6月24日,雷一1 总站“本学练兵场”在经过升级打造后,正式授牌成为西南石油大学“校企合作实习实践基地”,成为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训研发场地和“产、学、研”一体化的窗口,累计培训学员2700余人次。

  2023年8月,一个最炎热的夏天,气温高达41度,总站本学练兵场里正在进行着“高级孔板阀清洗”实操培训,青年员工雍超生在高孔清洗过程中,没有按规定步骤进行操作,经过多次培训,还是不合格,这可急坏了师傅陈本学。培训结束后,陈本学单独留下他,让他重复操作练习了15次直至达标。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同年10月,在川中油气矿举行的职业技能竞赛中,雍超生在高孔阀操作环节沉着冷静、动作娴熟,获得了满分,他所在的参赛队伍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雍超生也获得个人银牌的优异成绩。

  “比赛一结束,我就跑到师父办公室,激动地对他说:师父,没有您罚我15次重复操作,我的操作不可能得满分。”徒弟雍超生对师傅陈本学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从雷一1总站走出的青年员工中,有4名95后成长为中心站站长,6人成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劳动模范”,5人发展为川中油气矿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以及西南油气田公司技能专家,1人获全国技能竞赛金牌,2人获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雷一1总站被誉为石油人才培育的“黄埔军校”。

  成名后的陈本学没有架子,还是很随和。同事提醒他注意形象,可他在闲时还是穿着一身红工装到处下井站。

  “天天想东西,磨脑袋,现在的他瘦高个,精干!”,他的同事和朋友们把他的变化看在眼里。不变的是,在陈本学心中,他还是那个干一个事儿,不干成不罢休的陈本学。

  “没有小岗位,只有大事业!”陈本学再次道出了作为一名劳模,一名四川工匠的心声。

  “获得四川工匠后,我作为一名技能工人,我深深感受到国家和中石油集团公司为我们技术工人提供了一个很大的舞台,能让我们技能工人展示自己,对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能让我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身的价值。”陈本学说。(陈中楷周俊)开云网站 Kaiyun开云